临沂职业学院2023-2024学年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和全国艺术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美育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实际行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将临沂职业学院2023-2024学年艺术教育发展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学校情况
临沂职业学院是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临沂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全日制公办高等职业学校。学校始建于1954年,组建于2008年,由原临沂广播电视大学、临沂商业学校、临沂市职业中专、临沂经济学校合并而成。2019年,原临沂市建设职工中等专业学校整建制并入。学校是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教育部新商科智慧学习工场试点院校、获批国家级众创空间、教育部大学生创新创业就业服务基地、山东省“3+2”分段培养本科生试点高校、山东省首批学分制改革试点单位、山东省乡村振兴示范校,山东省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山东省中华经典诵吟特色示范校。在山东省高职院校办学质量考核中,三年三大步,2020年位列第39名,2021年位列第26名,2022年位列第16名,2023年-2024年一直保持在山东省高职院校“第一方阵”。学院一直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核心点,坚持立德树人,完善培养模式,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其中,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最主要途径和内容,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对于立德树人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二)学生规模情况
我校现有罗庄校区和经开校区两个校区,学校现有全日制学生16000余人、成人本专科教育学生20000余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要求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至少要在公共艺术课程中选修一门并且通过考核方可毕业,我校毕业生均受到了良好的艺术教育。
(三)师资队伍情况
目前我校设置专门教学机构公共艺术教研室,专职教师10人,其中,美术教师3人,舞蹈1人,音乐教师2人,艺术与文学2人,书法2人,兼任教师10人,专兼职教师共计20人。专职教师人数占艺术教师总数的50%。引进剪纸大师王艳俊、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崔士广、山东省音乐家协会会员王启爱、临沂市音协军管乐协会副会长苏志杰等共11人聘为我院兼职美育老师,2024年4月我校派三名教师参加全国高校美育教学能力提升及优秀师资培训班,并取得结业证书。公共艺术教研室教师集体参加全国美育课程集体线上备课会,提升教学能力和育人效果。
二、公共艺术课程开展情况
公共艺术课程是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是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中制定了2个学分的美育公开限选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开设《艺术导论》《影视鉴赏》《戏曲鉴赏》《美术鉴赏》《音乐鉴赏》《戏剧鉴赏》《舞蹈鉴赏》《书法鉴赏》等八门线下艺术选修课程,智慧树学习平台开设《艺术与审美》《书法创作与欣赏》《中国戏曲剧种鉴赏》《音乐鉴赏》《中国电影经典影片鉴赏》等线上课程,其中《音乐鉴赏》课程获评2024秋冬学期智慧树网精品课。正式出版《音乐鉴赏》《艺术鉴赏》两本校企合作开发教材。采用理实相结合的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并纳入学分管理,确保课程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学习当中接受艺术的熏陶,为艺术人生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023-2024年度我校美育在科研方面取得以下成绩:《临沂职业学院“一线四化”美育评价体系建设》获得山东省高校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案例三等奖;培育教学成果奖项目《高职院校“立美育徳一线贯通,知行并进融合育人”美育全方位浸润体系构建与实践》;立项山东省人文社科课题《山东柳琴戏融入高校美育育人研究》(资助)并结题;立项并结项市级课题《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视野下的沂蒙精神价值和意义研究》等。
三、课外艺术活动开展情况
目前,我校有大学生艺术团、军乐团、书画社团、校园之声广播站电影协会、读书协会、职场形象训练协会、大学生记者团、翰墨文学社、三国棋社、摄影协会、雅鸣汉学社、舞蹈协会、跆拳道协会、动漫社、新媒体社团、木球协会、沙盘游戏社、书画协会、音乐协会、花缘巧手协会、手工陶艺协会、手工皮艺坊、“金剪子”剪纸协会、礼仪社团、巨星话剧社等美育社团。每个二级学院也建有相应艺术社团,全院共有一万多名学生参加,参与率达到学生总数的80%以上。
通过大学生艺术团以及各类学生社团,面向全体学生,广泛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举办了校园文化艺术节、校园歌手大赛、迎新文艺晚会、社团纳新、校运会等参与面广、学生热情高的基础性文体活动,活跃校园文化氛围。在此基础上,学校积极选送优秀节目参加各类艺术展演和竞赛活动,取得优异成绩。学校还充分利用新生入学、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大型节假日等契机,通过师生展演活动,渲染良好的艺术氛围,让学生的艺术素养在活动中得到无形的熏陶和提升,进一步提升学校美育育人的层次,丰富和活跃师生文化艺术生活。
四、主要举措和育人成效
(一)弘扬沂蒙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为传承践行沂蒙精神,引导同学们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初心使命,我校开展一系列红色主题实践活动如:数字媒体与艺术学院与亮美嘉设计学院校企联合开展“奔赴大青山,锤炼强党性”主题党日活动;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师生赴华东野战军总部旧址暨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参加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学前教育学院开展“千人万里师生共走长征路”活动;现代建筑学院举办“传承红色火种,点亮时代征程”为主题的沂蒙精神演讲比赛和“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系列党课活动以及我校举办“传承红色基因 弘扬沂蒙精神”2024新年师生合唱比赛等。
国庆佳节期间,乡村振兴学院举办“回顾红色经典,共庆祖国华章”国庆红色观影活动;沂蒙红商志愿服务队与双月社区联合开展“盛世华章迎国庆 校地携手共欢腾”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医养健康学院成功举办了“时光邮差,国家记忆”主题国庆系列活动;乡村振兴学院组织开展“共筑中国梦,健笔写辉煌”征文活动;商贸物流学院特邀市委党史研究院研究一科副科长张丽,举办《弘扬沂蒙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自觉做沂蒙精神的传承人》的精彩讲座等,激发广大师生的爱国情怀,共同回顾和铭记国家的发展历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同学们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
(二)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增强学生文化自信
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我校继续开展一年一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戏曲进校园和博物馆进校园活动。
在非遗文化传播方面,临职“沂”路生花鲁喀支教队的志愿者给社区孩子们带去“非遗趣味课堂”;商贸物流学院开展“巧捏面塑,传非遗之韵”志愿服务活动;学前教学院举办“巧制艾草锤,传非遗之风”志愿服务活动和“艺韵乡村,红韵非遗”实践团走进兰陵进行文艺演出;现代建筑学院举办非遗活动--“剪纸传情,师恩永记”剪纸艺术体验活动;乡村振兴学院组织开展“墨韵飘香 书写华章”书法比赛活动;学前教育学院举办“翰墨润心”书法作品征集活动;数字媒体与艺术学院开展“以书法养心,用文墨抒怀”软笔书法活动等。
在传统节日期间学校开展了“粽香沁人心,浓浓端午情”志愿服务活动、“我们的节日·端午”文明实践主题活动、“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演讲比赛、“重阳敬老,情暖金秋”志愿服务等。
(三)不断丰富校园生活,主题活动精彩纷呈,营造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
学校通过举办各种艺术主题活动,充分展示了我院师生的良好艺术修养。举办了建校70周年庆祝活动、校园文化艺术节、迎新文艺晚会、社团纳新、校运会、歌唱比赛等参与面广、学生热情高的基础性文体活动,活跃校园文化氛围。
我校还成功举办了全国舞蹈艺术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未来舞苑”全国舞蹈巡回公益课。我院大学生艺术团在全国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我骄傲,我是沂蒙人》《课间》《沂蒙母亲》分别荣获此次展演活动朗诵组甲组第一名、舞蹈组甲组第二名、戏剧组甲组第二名的优异成绩。
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和专业表现力,临沂职业学院“快冲音乐节”在经开校区操场举行,舞龙舞狮、舞蹈、声乐、器乐等15个节目进行精彩演出。学前教育学院举办“Free time舞出我人生”随机舞蹈挑战活动和“音爱闪耀”音乐表演专业汇报音乐会;新生入学时各个专业都举办了专业技能展示专场演出,如播音主持、舞蹈表演、音乐表演等,给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和机会。
秋日的校园,落叶纷飞,宛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商贸物流学院和现代建筑学院组织开展了“叶韵秋华,创意无限”树叶拼贴活动;信息工程学院开展“秋日余韵,捕捉十月美好”系列文体活动吸引了众多同学积极参与。
(四)积极开展公寓文化活动,营造干净卫生美好生活环境
为营造良好的宿舍文化氛围,增进宿舍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学校开展了第十届公寓文化节活动之“宿说青春,一往寝深”舍徽设计大赛;学前教育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举行“以劳建心,共建文明宿舍”活动;现代建筑学院、智能制造学院举办“彩绘盛世 共庆华诞”校园海报设计大赛;现代建筑学院开展“相‘愈’画卷,从‘心’出发”百米画卷活动等。充分发挥了大学生们的创新性,增强了安全意识,营造了良好公寓文化氛围。
(五)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展示我院良好形象,不断提升学院美誉度
我校大学生艺术团2024年1月12日参加兰山区农业农村系统2024年迎新春联欢会;2024年1月16日参加2024河东春节联欢晚会;2024年1月17日参加临沂市首届职工春节联欢晚会;2024年1月21日参加“匠心筑梦 多彩沂蒙”2024年临沂市非遗春节联欢晚;2024年2月3日参加“百花迎春”临沂市宣传文化系统春晚;2024年3月10日参加临沂市“春暖二月二”龙抬头暨“我与小树共成长”活动;2024年3月30日参加乡村好时节·乐动生活砖埠镇莲花山村第一届桃花节活动;2024年4月20日参加兰山区暨兰山街道曹家王庄社区大舞台“美德家风银行”启动仪式;2024年4月26日参加2024乡村好时节·乐动生活暨第六届鲁南特色小吃文化节启动仪式;2024年4月29日参加筑梦高新聚力前行临沂高新区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颁奖活动;2024年4月30日参加兰陵县庆五一“劳动者之歌”文艺晚会;2024年6月5日参加临沂市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暨第十届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启动仪式;2024年6月6日参加2024年中国职工公益工作交流活动暨公益项目发布仪式;2024年6月16日参加全国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2024年6月22日参加临沂市第二十四届广场文化艺术节启动仪式暨“舞动沂蒙”全市广场舞比赛活动;2024年8月3日参加天蒙山·2024沂蒙山小调音乐会;2024年8月9日参加2024年山东省广场舞展演活动;2024年8月26日参加第二届“沂河之夜”小戏小剧展演启动仪式;2024年8月29日参加“舞动沂蒙山”群众舞蹈邀请展演;2024年9月14日参加庆中秋·迎国庆文艺晚会;2024年9月19日参加临沂职业学院教师节、全市政协系统庆祝政协成立75周年文艺晚会;2024年9月26日参加“凝心铸魂促发展 团结奋斗谱新篇”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歌舞汇演;2024年9月29日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临沂市职工合唱汇演;2024年10月7日参加第十三届山东文化艺术节新创作小型剧(节)目评比展演;2024年10月19日参加七秩弦歌风华正茂临沂职业学院建校70周年;2024年10月27日参加“梦精彩八运 乐享时尚临沂”临沂市第八届运动会开幕式等社会演出活动。
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引导和激励广大青年学生加强学习实践,积极投身到社会发展的伟大实践中,学前教育学院参加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暨卞庄街道“激活镇域经济 赋能乡村振兴”文艺晚会和“艺韵乡村,送‘智’下乡”实践团在莒南县开展了2024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我院的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不断提升,新生录取分数不断攀升。
(六)山东省中华经典吟诵大赛再度获奖,传承经典阅读提升师生精神涵养
第27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之际,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提升全院师生的语言文字规范化水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前教育学院还举办了以“推广普通话,弘扬中华文化”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2024年山东省举办中华经典吟诵大赛中,我校师生积极参与,我校杨美子老师朗诵的《藏羚羊的跪拜》和薄琳老师朗诵的《我的心》均获山东省一等奖,并推选参加国赛。两个学生作品《就是那一只蟋蟀》《秋瑾》分别获二等奖和三等奖。我校在近170家参赛单位中脱颖而出被评为优秀组织奖,彭珊珊老师获得优秀个人奖。
在第29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为鼓励我校教师学习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在阅读学习中体悟理解教育家精神,涵养育人智慧,教师发展中心、图书信息中心举办了教师“悦读成长”读书分享会,捐书筑梦 共享书香——学校建成捐赠书库;同时现代建筑学院开展“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青春年少好读书”主题读书季活动;数字媒体与艺术学院开展“‘静’享生活,‘阅’动心灵”百万大学生进社区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应急管理学院举办“享诗词之美,润文化心田”飞花令诗词大赛活动和“读懂中国”征文活动;图书信息中心在经开校区图书馆成功举办了美美与共大阅读疗愈阅读第一期活动,给读者们带来了一场独特的心灵之旅。
(七)保质保量完成了美育工作佐证材料提报
此外,本学年完成了学院创建山东省文明校园工作任务配档表中美育工作相关材料的提报;完成了临沂市文明单位复核工作任务配档表中美育工作相关材料的提报;完成了山东省高等院校办学质量年度考核任务配档表中美育工作相关材料的提报。
五、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学院在艺术育人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绩,积累了宝贵经验,但与先进院校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和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艺术教育科研建设有待提高
目前,学校艺术教育类的科研课题较少,公共艺术课程建设还没有突出成果,相关的科研成果也不多。加大艺术教育工作经费投入,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增强教科研能力的问题亟待解决。
(二)创新意识不够,尚未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
学校历史悠久,地理环境、历史传统、办学条件、师资结构、学生来源等情况均有独特的内涵,但在校园文化的培育和提炼中,还没有挖掘出深层次、独特性、长远性的文化特色,还需要在凝聚力、感染力和向心力上下功夫。
六、下一步工作计划
艺术教育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对大学生提高审美修养、丰富精神世界、培养创新意识,促进全面发展具有其他教育学科所不可替代的作用。临沂职业学院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艺术教育,始终坚持认真贯彻执行《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推动学校美育工作,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接下来,学校将进一步加大艺术教育投入、丰富艺术教育形式、提升艺术教育效果,把核心价值观更好地贯穿到艺术教育之中,统筹好高等艺术教育和职业艺术教育,统筹好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做到全学科融入、全过程融入,致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大学生。